白石山镇经济发展
白石山镇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,致力于推动经济的全面发展,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,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策略。其经济发展策略分为四大支柱产业:终端木制品加工业、矿产品加工业、特色食品加工业以及优化农业生产布局。
白石镇的经济发展展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。其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7220万元,财政收入呈现出多元化,包括1852万元的国税和422万元的地税,显示了良好的税收基础。在农业方面,粮食总产量为6678吨,其中豆类产量2102吨,人均占有粮398公斤,反映出相对稳定的粮食生产水平。
白石山镇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,展现出显著的乡镇优势。交通运输方面,该镇四通八达,拥有长图铁路、302国道以及蛟桦公路,形成铁路与公路交织的交通网络。距离长珲高速公路仅4公里,且设有铁路专运线,便捷的交通为镇内经济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白石镇未来发展计划着重于多个领域,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经济活力。首先,烟叶产业将保持强劲发展,2009年预计种植面积为5000亩,目标收购12500担,产值将达到900万元。目标上中等烟叶比例达到85%以上,亩产140-175公斤,为镇财政和村集体带来显著收入增长。
目标任务
定义不同:目标任务是指为了达成某个特定目标而设立的一系列任务,是一个更大的框架,包含多个子任务;而任务目标则是指在任务执行过程中要达到的具体目标,是任务的一部分。
目标任务是旨在实现某一目标的具体任务。在实践中,目标任务通常参考某个实际问题或需求,通过制订可行的任务计划和执行方案,最终达到既定的目标。目标任务的制订需要考虑相关因素,包括可行性、可实现性和可持续性等,也需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表和执行流程进行实施。
目标与任务在性质上存在差异,目标通常是主动设定的,具有长期性和方向性,而任务则是被动接受的,更侧重于短期和具体的工作要求。 目标的制定以个人意愿为主,反映了个人追求的境界或目的;而任务的接受可能基于个人意愿,也可能是外界分配,体现了个人在组织或团队中的职责和使命。
思考二:西部资源产业结构如何调整
调整和优化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利用布局和结构, 建设一批资源型经济开发区。重点调整资源开发规模和产品结构, 改变过去主要输出初级资源产品的方式, 积极发展矿产品深加工和精加工, 延长产业链, 提高附加值。
西部资源利用:为了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,必须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。这包括合理开发自然资源,优化产业结构,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。 实现同花顺的发展:西部地区的政府和企业需要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,加强区域合作,提高创新能力,改善基础设施,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,从而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。
两个开发区比翼齐飞,开始了二次创业,成为西安经济发展的“领头雁”,对西安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着重要的影响。
开发西部关系中国现代化全局:中国现代化的困难之点不在东部,而在西部;中国现代化的落脚点最终可能也是在西部地区。因此,开发西部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和战略任务。整个21世纪都应该注重西部的开发问题。
而西部农业基础和自然资源都具有一定优势。小题2:为推动东、西部协调发展,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,加快西部基础设施建设;积极引进人才,推动西部的产业结构调整。
中国非金属矿产品对外贸易发展趋势
中国加入WTO后,在全球非金属矿产资源配置和共享中的作用日趋明显。中国发展有优势的非金属矿产品出口,外资到中国参与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;中国在世界各地参与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,逐年递增进口短缺的矿种。总之,中国非金属矿行业充分利用国际、国内两种资源,不断扩大国际合作已呈明显趋势。
我国矿产品贸易保持活跃,很大程度上拉动了全国商品贸易的发展;煤进口持续增长;石油、铁铁矿石等大宗矿产进口保持增长,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。
年中国非金属矿产品出口贸易是平稳增长的一年,出口总值达到520 亿美元,同比增长110%。出口上亿美元的非金属矿产品有重晶石、菱镁矿、耐火粘土、萤石、花岗石、大理石、矿棉;5000万美元以上的矿产品有石墨、磷灰石、磨料、高岭土、滑石、石膏制品等。
年是中国非金属矿产品进口贸易发展较快的一年,进口总值达到360 亿美元,同比增长366%。进口上亿美元的非金属矿产品有硫磺、花岗石荒料、大理石荒料;2000万美元以上的矿产品有高岭土、天然硼酸盐、云母、石英砂、石棉、金刚石磨具、磨料、石墨制品。
面对非金属矿矿产资源的严峻形势,我国应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改善现状。首先,需要加强矿产资源管理,每年由国家根据资源量确定实际需要的开采量。对优势战略矿产资源征收高矿产资源税和出口税,矿产资源税应占矿石价格的30-50%,出口税则应更高,稀有矿种甚至可以达到几倍甚至几十倍。